李纪祥教授“史学史中的史体论: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学术讲座顺利召开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122cc发布时间:2024-04-11浏览次数:

李纪祥《史学史中的史体论:编年、纪传、纪事本末》


2024年4月9日下午,现任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原佛光大学人文学院经理、历史系主任李纪祥教授应公司邀请,为碧泉师生做了一场以“史学史中的史体论: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为题的学术讲座,介绍了他对不同史体的思考。本次讲座系太阳城集团复校50周年纪念活动,由蒋波副经理主持历史系李斯、刘啸虎、杨曾辉、王杰、王园园等老师以及来自太阳成集团tyc122cc、文学与新闻学院等文史哲专业百余名学生参加。

讲座伊始,李纪祥教授以自身的学习体悟为切入点,引入话题。李教授首先分享了如何面对古代经典的体会,他认为阅读史学理论,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经典的思考。对于阅读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他强调人文学科在提出问题后,最重要的不是找到一个答案,关键在于寻找答案的历程。

接着,李纪祥教授对史、史学、史学史、史体进行释题。李教授先说明,“历史”一词为现阶段所用,而追溯往昔,未有“历史”之称。古代的“史”字语义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人为主体、以书为主体、以事件为主。因此,如果从这一视角出发去参看古代经典,反而可能会迷失眼界,忽视自己当代的存在性与历史性。

关于史学与史学史,李教授同样强调,过去未曾出现“史学史”这一词称,“史体”一词作为“史学史”的范畴,乃是一个“后起”的学术概念,“史体”的发展背后是史学观念变迁的反映与体现。李教授提醒同学们注意我们正在用新的词称与概念重塑或再现过去,“今古之变”还是“古今之变”是一门进行的学问。李纪祥教授提到,这种近代使用新词解释过去的现象屡见不鲜,使用何种词汇主要是看具体选择的语境,这些新词虽然造成了困扰,但也使我们掌握的语言词汇更为丰富。

随后,李纪祥教授开始讲授史学史中的史体观: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李教授提出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将纪传与编年并置,即二体的发生学史;第二阶段则是纪事本末体的成立。关于第一阶段即史学史中的二体观:古二体与新二体,李教授认为记言与记事是汉代人眼中的古二体概念,环绕于王者,是一种王权时代的史观;而唐人眼中的二体,是《隋书·经籍志》中的正史类与古史类。李纪祥教授随后从史书在目录学中的分类变化及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书名由《太史公》到《史记》的嬗变方面对这种流变进行阐释。李教授指出汉唐史体变化,是史学、史部分类、天人关系等观念转变的反映,具有深远的史学意义。

之后,李纪祥教授也对编年体进行了讲解。李纪祥教授特别提到了编年一词的意指,从《春秋》来看,至少在战国时期,鲁国的史官已经有了“时间+事件”的书法,成为了后世编年体讨论时候的体裁源起,但是当时并未用编年一词来称呼这种书法体制。李教授继而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时间+事件”称为编年史基本形态?到现在看到底对不对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李纪祥教授提到殷商卜辞可以解释这一问题,殷商卜辞也是“事件+时间”,这是神权时代卜辞对时间观念的体现,是为了卜未发生前的事件,含有天人之意蕴。但是在唐之后,由于史官们反对五行志,这种天人关系为史官不谈而被削弱了。民间日常所用的黄历,也是“时间+事件”,但是和我们说的编年体不同,黄历的“时间+事件”是以其重复性来预示未来。从黄历与历史的这种分流,可以关注到非史学的走向。

李纪祥教授从编年体讲到黄历与历史之间的差别,再接着讲到了历史的独特性。他强调,其他学科追求共性的真理,但史学是要察觉天体时间之中的那个人,给予他独特的记录。历史的独特性的意义就在时间的循环中显现出来。

李教授娓娓道来,层层推进,对史体论问题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剖析,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在提问交流环节,李纪祥教授针对同学们所提的关于“下层的历史表达”与“对历史的独特性与规律性的看法”等问题做出了细致的回答。讲座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作者: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