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风|名家论坛:走不出的“家”:社会理论重构的新视角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122cc发布时间:2019-09-01浏览次数:

8月31日下午3时,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杂志执行主编、太阳成集团tyc122cc·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1990级员工肖瑛教授应邀于南山一阶带来了题为《走不出的“家”:一种理解社会理论的新视角》的学术报告,这是肖瑛教授在社会理论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彭先国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190906112405.jpg

讲座伊始肖瑛教授首先提出,在关于传统社会的学说中,“家”这一概念通常是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通过梳理西方的社会理论思想史,可以看到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代社会的韦伯、涂尔干、马克思,许多人都把自己社会理论的起点放置在“家”上(或血缘关系、初级群体)。然而随着个人主义和现代性话语的崛起,西方社会在讨论其社会成员的成员资格时越来越重“公共性”而轻视“家”,认为契约精神、普遍主义才是现代性,就这样,西方社会简单地将“家”视为私人领域的议题,逐步忘却了“家”(然而这种缺席十分值得批判与反思)。

而这一点正是中西社会的不同之处。无论是在社会理论还是真实的社会之中,“家”在东方社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学说中,无论儒道法的经典中皆可处处见“家”;尽管在迈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家”一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存废之争、共产主义理想对家庭关系的改造实践和改革开放后家庭核心化的结构性变。但“家”仍未完全退场,而是若隐若现地支撑着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家”既是现实的,也是观念的;既是具体的实体,又是延展的各个面向。所以,“家”仍然是理解中国的总体性范畴。社会理论不应该接受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性对“家”的放逐。 

那么具体而言,我们又应该如何重新以“家”为起点进行学术研究呢?通过以韦伯的文明比较工作为例,肖瑛教授提出我们至少可以从六个维度去理解家、认识家、研究家,它们分别是:1.基于血缘的自然情感的性质、扩散、分离和变迁;2.家庭直配模式的性质、扩散和变迁;3.家计与经济;4.共同体的构成和再造;5.非正式制度的构成和运作及其同正式制度的关联;6.福利安排与国家分工。

肖瑛教授认为把家带入中国社会理论的中心,不是社会理论在中国的保守主义转向,而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切合中国自己的历史进程的视角,探索中国社会变迁的实际逻辑,以及可能的走向。

讲座最后,彭先国教授做了总结,他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前沿问题,希望肖瑛教授多来母校,助力母校社会学系的发展。

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肖瑛教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幽默风趣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在场师生意犹未尽。肖瑛教授尤其注重阅读经典著作,在讲座中也推荐了大量社会学经典著作,这让社会学专业新生对于如何学好社会学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社会学系师生对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有了全新的了解,使得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供稿:杨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