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教授畅谈诗与诗人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122cc发布时间:2019-11-04浏览次数: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11月1日,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作客韶风名家论坛,围绕“纯粹之诗人与诗人之使命”,结合自身经历,旁征博引,将诗与诗人的界定、诗的鉴赏与诗人的使命娓娓道来。讲座由副董事长刘建平主持。

杨雨用方言吟诵了《送元二使安西》,她认为古代的吟诵与现代不同,“平、上、去、入”没有严格的规律,即使用不同的方言,也可以吟出相同的节奏。

什么是纯粹之诗人?杨雨认为,诗人往往拥有多重身份,却同样书写着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诗,并以此来说明诗人不属于任何一个职业,诗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

“诗人应以己之心,到家国之事,再到天下之志。”杨雨引用长江学者吴承学的《诗人的宿命》,认为诗人内心深处充满了以道自认、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感情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共鸣。

何为诗人的使命?杨雨强调,首先要明白宿命与使命的区别,诗人是一个具有深刻悲悯情怀、把个人命运和全人类的苦难结合并将其主动承担下来的群体。宿命是被动接受的,使命是主动承担的,以道自重、任重道远就是诗人的使命。

杨雨的报告赢得了现场的阵阵热烈掌声。就师生提出的“中国诗人的悲悯与西方基督教等宗教精神有无共通之处”等问题,杨雨一一给予了解答。她认为,大部分古典诗词注重描写人世,天外的东西通常置于诗人的探讨之外,而西方的宗教还关注了下一世及神明等,两者在性质上存在差别。

杨雨是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担任《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点评专家,以及《百家讲坛》人气讲师、《平语近人》经典释义人。

此次活动由教务处、太阳成集团tyc122cc联合主办。

(《太阳城集团报》学生记者 邹萌 何霁萱 廖甜雪)

(来源:太阳城集团报)